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 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王庄工业园内
- 公司传真:010-57223837
- 联系QQ:1225767627

扫一扫,立刻沟通

全自动粉末真密度测试仪
- 产品型号:GCZM-I
- 更新时间:2019-11-27
- 产品介绍:全自动粉末真密度测试仪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气体膨胀置换法,利用小分子直径的惰性气体(He)在一定条件下的玻义尔-马略特定律(PV=nRT),通过测定由于样品测试腔放入样品所引起的样品测试腔气体容量的减少来精确测定样品的真实体积,从而得到其真密度,真密度=质量/真实体积。
- 在线留言 010-57223838
产品介绍
目 录
1. 技术背景知识 1
1.1. 密度及相关概念 1
1.1.1. 真实密度 2
1.1.2. 表观密度 2
1.1.3. 体积密度 3
1.1.4. 堆积密度 3
1.2. 孔隙率 4
1.3. 空隙率 4
2. 密度测量方法 5
3. 全自动真密度仪原理 6
4. 仪器参数 7
5. 功能简介 8
6. 与国外产品技术对比分析 8
7. 仪器特点 8
8. 全自动真密度仪产品优点 9
9. 应用领域 9
10. 参考资料 9
11. 供应商信息 9
1. 技术背景知识
1.1. 密度及相关概念
在物理学中,密度是指某种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体积的比值,其公式为:
ρ = m / V
ρ—物质的密度,kg/m3;
m—物质的质量,kg;
V—物质的体积,m3。
密度是物质的物理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因此,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密度不随物质形状和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因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例如,水的三种状态冰、水、水蒸汽密度不同;蒸汽锅炉中,同样是水蒸汽,因压强不同,蒸汽密度也不同。
密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用领域不同,物质形态差异,对其体积的定义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对于块状金属,其体积为排开水的容积;对于玉米、小米等粮食,更关心其堆体积;而对于多孔材料,需要了解其骨架体积。为此,需要对体积进行严格的定义。根据应用需求,体积可分为密实体积、自然体积和堆体积三类。
(1) 密实体积
密实体积是指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本身的体积。例如:翡翠、钢板、玛瑙、橡胶等。
(2) 自然体积
自然体积是指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指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例如:面包,表面有象蜂窝一样的开孔,内部则是如同气泡一样的封闭孔。类似材料很多,木头、透气砖、分子筛、活性炭、泡沫等。
(3) 堆积体积
堆积体积是指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与颗粒之间的空隙之和。日常生活中常见,例如:粮食、水泥、土壤等。
密度的相关概念,如体积密度、表观密度、真密度等均与上述三个体积密切相关。以多孔材料为例,其体积包括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固体三部分,如下图所示。深入材料内部,构成封闭状,不与外界相通的孔为闭孔,所有的闭孔体积之和为闭口孔隙。一端在材料表面开口,另一端深入材料内部,称为盲孔;一端在材料表面开口,穿过材料到另一端表面也存在开孔,称为贯通孔;一端在材料表面开孔,深入材料内部后,又产生若干相通的分支,这些分支均通过主孔与材料表面相通,称为交联孔。盲孔、贯通孔和交联孔都具有一个共性,即有一端与外界相通,所以这类孔统称为开孔,由这些孔构成的开孔体积之和即为开口孔隙。
1—固体 2—闭口孔隙 3—开口孔隙(盲孔) 4—开口孔隙(交联孔) 5—开口孔隙(贯通孔)
图11多孔材料自然状态下体积示意图
有了上述的定义和基本知识,对一些概念的诠释便容易理解。设多孔材料中的固体骨架部分的质量为m,由于开孔孔隙与闭口孔隙内填充的为气体,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即多孔材料总质量与固体骨架质量相等,也为m,固体物质构成的体积为V固,闭口孔隙体积为V闭,开口孔隙体积为V开。
1.1.1. 真实密度
真实密度简称真密度(true density),是指物质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其表达公式为:
ρt = m / V固
ρt—多孔材料的真实密度,kg/m3;
m—多孔材料固体的质量,kg;
V固—多孔材料中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由公式可以看出,对于多孔材料单个颗粒而言,真密度是扣除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体积后由物质骨架部分所占体积的质量,即材料在无孔状态下的密度。对催化剂又称骨架密度,它是单位体积催化剂骨架或固体部分(不包括颗粒之间间隙及颗粒内微孔体积)的质量。
由于苯、异丙醇等可以进入多孔材料除骨架以外的开孔中,因此可以用苯替代汞,采及排液置换法测定材料的真密度。但严格地讲,苯不能进入多孔材料闭口孔隙和极微细的微孔中,所以苯测出的密度接近于真密度,如果需要精密地测定,需要将材料磨成粉末,破坏闭口孔隙,采用氦气、氖气或氩气等不被材料吸附的惰性气体以排气置换法进行测定,通常采用真空容量法吸附装置。
1.1.2.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又称视密度,是指多孔材料固体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表观体积是材料固体骨架部分所占体积加闭口孔隙所占体积,此体积即材料排开水的体积,其表达公式为:
ρa = m / (V固+V闭)
ρa—多孔材料的真密度,kg/m3;
m—多孔材料固体的质量,kg;
V固—多孔材料中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材料中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1.1.3. 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particle density)是指多孔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对单个颗粒而言,又称为颗粒密度,表示单个颗粒包括颗粒内部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密度。其表达公式为:
ρp = m / (V固+V开+V闭)
ρp—多孔材料的体积密度,kg/m3;
m—多孔材料固体的质量,kg;
V固—多孔材料中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V开—多孔材料中开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材料中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1.1.4. 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又称填充密度(bulk density),是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因装填条件不同又分为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图12为实心颗粒和多孔颗粒在装填状态下的体积示意图,其表达公式为:
ρ b = m / (V固+V开+V闭+V空)
ρb—实心颗粒或多孔颗粒的堆积密度,kg/m3;
m—实心颗粒的质量或多孔颗粒固体的质量,kg;
V固—实心颗粒所占的体积或多孔颗粒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V开—多孔颗粒开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颗粒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空— 实心颗粒或多孔颗粒之间空隙所占的体积,m3。
1—固体 2—闭口孔隙 3—开口孔隙 4—粒间空隙
图12实心颗粒与多孔颗粒填充状态下体积示意图
对于同种物质,颗粒大小相同情况下,实心颗粒的堆积密度大于多孔颗粒的堆积密度,因为两者占用的空间体积相同,但是质量不同,如同一个体积相同的铁球和空心铁球一样。多孔颗粒内部由于具有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导致其不“密实”。堆积密度经常用于玉米、小麦、大米、大豆、油菜籽等粮食作物的计量,此时又称为容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主要强调某种物质占用的空间体积。堆积密度与真实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不同之处是加入了颗粒间的间隙,该间隙与颗粒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为了更清晰地对各密度加以区分,对它们对应的体积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如图13所示。
图13各种密度对应体积对比图
1.2. 孔隙率
孔隙率(porosity)是指多孔材料中孔隙体积与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此处的孔隙体积是指多孔材料内部的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即针对材料内部孔、洞而言,不涉及颗粒或粉末材料之间的空隙,区别在于内部“孔”和粒间“空”。孔隙率的表达公式为:
εp = (V开+V闭) / (V固+V开+V闭)
εp—多孔材料的孔隙率,%;
V开—多孔颗粒开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颗粒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固—实心颗粒所占的体积或多孔颗粒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孔隙率又分为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开口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中开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有时又指材料中能被水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闭口孔隙率是指多孔材料中闭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两者的表达式为:
开口孔隙率= V开/ (V固+V开+V闭)
闭口孔隙率= V闭/ (V固+V开+V闭)
1.3. 空隙率
空隙率(void fraction)是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依据图12,多孔颗粒空隙率的表达公式为:
εB = (V空+V开)/ (V空+V固+V开+V闭)
实心颗粒空隙率的表达公式为:
εB =V空/ (V空+V固+V开+V闭)
εB—颗粒材料的空隙率,%;
V开—多孔颗粒开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闭—多孔颗粒闭口孔隙所占的体积,m3。
V固—实心颗粒所占的体积或多孔颗粒固体骨架部分所占的体积,m3。
V空— 实心颗粒或多孔颗粒之间空隙所占的体积,m3。
实心颗粒空隙率与多孔颗粒空隙率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了多孔颗粒内部的开口孔隙体积,由于实心颗粒为密实状态,没有内部孔隙,因此,其空隙率为颗粒之间的空隙与堆积体积之比的百分率,而多孔颗粒由于具有内部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其空隙率表现为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与多孔颗粒内部的开口孔隙体积之和相对于堆积体积之比。
2. 密度测量方法
表21各种密度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统计表
密度种类 | 真实密度 | 表观密度 | 体积密度 | 堆积密度 | |
松装密度 | 振实密度 | ||||
测量方法 | 气体置换法(排气法) | 气体置换法(排气法) | 汞置换法(排液法) | 漏斗法 | 振动法 |
比重瓶法(排液法) | 比重瓶法(排液法) | 蜡封法(排液法) | 振动漏斗法 |
| |
浸渍法(排液法) | 浸渍法(排液法) |
| 斯柯特容量计法 |
| |
悬吊法(排液法) | 悬吊法(排液法) |
|
|
| |
测量原理 | 阿基米德原理 | 阿基米德原理 | 阿基米德原理 |
|
表22关于密度测量的相关标准对比表
序号 | 执行标准代号 | 标准中文名称 | 标准性质 | 测试原理 |
1 | EJ/T 898-1994 | 二氧化铀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 核工业标准 | 排水法 |
2 | GB 5060-1985 |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二部分斯柯特容量计法 | 国家标准 | 斯柯特容量计法 |
3 | GB 6522-1986 | 氧化铝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4 | GB/T 1033.1-2008 |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5 | GB/T 10799-2008 | 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气法 |
6 | GB/T 13566.1-2008 | 肥料堆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疏松堆密度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7 | GB/T 1479.1-2011 |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8 | GB/T 1479.2-2011 |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斯柯特容量计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9 | GB/T 16913-2008 |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0 | GB/T 1713-2008 | 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1 | GB/T 18856 | GB/T 18856《水煤浆试验方法》分为7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18856的第6部分。代替GB/T 18856.9-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9部分:水煤浆密度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2 | GB/T 208-94 |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3 | GB/T 21354-2008 | 粉末产品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4 | GB/T 217-2008 |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5 | GB/T 23561.2-2009 |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第2部分:煤和岩石真密度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6 | GB/T 23652-2009 |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振实表观密度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7 | GB/T 24203-2009 | 炭素材料真密度、真气孔率测定方法煮沸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8 | GB/T 24528-2009 | 炭素材料体积密度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19 | GB/T 24586-2009 | 铁矿石表观密度、真密度和孔隙率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气法 |
20 | GB/T 4511.1-2008 | 焦炭真相对密度、假相对密度和气孔率的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1 | GB/T 5061-1998 |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3部分振动漏斗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2 | GB/T 5071-1997 | 耐火材料真密度试验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3 | GB/T 5162-2006 | 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4 | GB/T 533 -2008 |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密度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5 | GB/T 6155-2008 | 碳素材料真密度和真气孔率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6 | GB/T 6373-2007 | 表面活性剂表观密度的测定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7 | GB/T 8330-2008 | 离子交换树脂湿真密度测定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8 | GB/T 8929 | GB/T8929-2006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29 | GB/T 9966 | GB/T9966.3-2001 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3部分: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 | 国家标准 | 排水法 |
30 | JB/T 7984.3-2001 | 普通磨料密度的测定 | 机械标准 | 排水法 |
31 | QB/T 1010-1999 | 陶瓷材料、颜料真密度的测定 | 轻工标准 | 排水法 |
32 | SJ/T 10215-1991 | 磁性氧化物粉末密度测定松装密度的测定-振动漏斗法 | 电子标准 | 排水法 |
33 | SJ/T 10216-1991 | 磁性氧化物粉末密度测定振实密度的测定 | 电子标准 | 排水法 |
34 | SL237-004-1999 | 密度试验 SL237-004-1999 比重试验 SL237-005-1999 | 水利标准 | 排水法 |
35 | YB/T 5300-2009 | 沥青焦真比重的测定方法 | 黑色冶金标准 | 排水法 |
36 | YS/T 617.8-2007 | 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第8部分:松装密度的测定 | 有色冶金标准 | 排水法 |
37 |
| 道路材料试验公路与桥梁专业 |
| 排水法 |
全自动粉末真密度测试仪全自动粉末真密度测试仪
- 下一篇:GCZM-I全自动真密度测试仪